Last updated on 12/06/2019

辦公室附近有一家泰式餐館,裡面的隱藏menu有米粉湯,除了偏甜的口味外,很像台灣一般印象中的味道。為了經濟考量,買了一大包新竹米粉打算自己煮,米粉湯不是我家的家常菜、加上宜蘭的米粉湯是粗米粉,其實在台灣時很少嚐到這道菜,是參考網路食譜的自我流芋頭米粉湯。
我偏向憑感覺調理,所以列下的食材不會有數字,份量大約是2~3人份。

食材:
- 米粉
- 芋頭
- 五花肉
- 蒜苗
- 胡蘿蔔
- 香菇
- 醬油
- 鹽
- 白胡椒粉
- 油蔥酥
先處理芋頭,切塊後放入碗中,水加至八分滿,外鍋一杯水,丟進電鍋蒸。燒水、灑點鹽巴,燙米粉大約1分鐘,將撈起米粉再放入鍋內悶著。接著處理其他食材,蒜苗切段、胡蘿蔔切條、若使用乾香菇的話,將香菇撈起,水先不要倒掉。
熱鍋後放入五花肉(我第一次煮時家裡只有培根,所以直接下鍋不加油),再陸續丟入胡蘿蔔、香菇和蒜苗,最後加入一點橄欖油拌炒。
芋頭的登場時間可以依個人喜好,我第一次煮的時候跟著其他食材一起放,最後完成時芋頭已經被攪拌得幾乎混在湯裡了。第二次嘗試是在最後放米粉時加入芋頭,可以吃到完整塊狀。
接著倒入香菇水和芋頭水,要是覺得不夠「湯」再添點水(我個人沒有額外加水),倒入醬油和白胡椒粉,如果不夠鹹再灑點鹽,丟入米粉和油蔥酥,喇一喇就完成了。
Be First to Comment